普华永道:区域性银行强弱分化加剧 需重视业务模式及数字化转型

2023-03-17 16:43:26

托福阅读题型及解题方法

  10月25日,普华永道发布《区域性银行破局之路——2022中国区域性银行高质量发展指数》报告。报告显示,区域性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体系中已占据重要地位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住甚至占领了更多的市场份额,在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占比有所提升,截至2021年末占比达到26.4%。

  据了解,该报告选取2014年至2021年持续有年报披露的125家区域性银行为样本,从资产规模、盈利能力、资产质量三大维度,用“中国区域性银行高质量发展指数”(下称“高质量发展指数”)全面评估样本银行表现。

  报告以2021年资产规模将样本银行分为三个梯队,第一梯队为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的28家银行,第二梯队为总资产在2000至5000亿元的54家银行,第三梯队为总资产小于2000亿元的43家样本银行。

 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金融行业合伙人杨桦表示:“区域性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‘毛细血管’和重要组成部分,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我们编制的高质量发展指数能够以指数形式直观、具象地展现当前区域性银行的发展特点和趋势,分析验证区域性银行分化加剧已成客观事实。”

  杨桦表示,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局,区域性银行必须重新思考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,通过业务模式和数字化转型构建核心竞争力。

  报告显示,中国区域性银行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值下行,强弱分化显著。2014年至2021年期间,区域性银行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值呈下降趋势,均值从0.354(2014年)下降至 0.263(2021年)。87%的样本银行2021年的高质量发展指数数值低于2014年水平,仅13%的银行能够穿越周期实现逆势上升。

  报告称,区域性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放缓,内生增长转型迫在眉睫。

  据统计,2021年仅60%的样本银行资产规模能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,新旧动能转换,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,资金需求密集的基建、房地产行业整体融资需求减弱,区域性银行与地方经济保持同频共振,各梯队样本银行均呈现出增长乏力的状态。

  在资产质量方面,各梯队银行下滑问题突出,优质资产获取能力亟需提升。2021 年,有 19%的样本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2%,该比例较2014年上升了 9 个百分点。且不同梯队的银行均出现了不良率的上升,整体上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第一梯队区域性银行的资产质量优势仍存但较过去有所收窄。

  在盈利能力方面,各梯队银行净息差收窄,净资产收益率下降,第三梯队尤为凸显。

  利率市场化的演进对各类区域性银行都造成明显冲击,也对银行通过客户经营在负债端获取低息储蓄和资金留存、在资产端对客户进行风险定价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  据统计,93%的样本银行净息差呈现收窄趋势,2014-2021年,样本银行整体净息差水平从 3%左右下降至 2%,其中第三梯队中小区域性银行的净息差下降最为明显。

  据介绍,报告结合全部样本银行八年的高质量发展指数表现及排名变化特点,筛选出四类有代表性的银行,分别为“持续领先型”、“稳步上升型”、“高开低走型”以及“低位徘徊型”,总结领先银行的成功经验及表现相对落后的银行的发展教训。

  基于对“持续领先型”及“稳步上升型”银行的深入研究,普华永道提出成为卓越区域性银行的四大领域成功要素:一是拥有清晰、稳定的战略主线、战略执行力和战略定力;二是经营特征鲜明,在特定客户、产品或服务上形成优势;三是勇于变革、组织敏捷,以效率和体验构筑护城河;四是高管任职时间较长或继往开来、战略思路有延续性,且具备良好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。

  “区域性银行应抛弃原先以外在规模为重的理念,转而注重内涵价值,成为高质量、有特色、可持续的穿越周期的‘卓越银行’。围绕‘基础客户、基础业务’,深耕本地,摸索出一条区别于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差异化发展路径,看似‘平凡之路’,反而会成就区域性银行的‘不平凡’。”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金融行业主管合伙人张挺表示。

(文章来源:界面新闻)

文章来源:界面新闻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德城信息社版权所有